悠久的历史孕育了高唐灿烂的文化,使这里成为人才辈出的一方热土。在日前举办的聊城市“最美青年”评选中,山东菱通重工集团党支部书记、董事长张士峰获得诚实守信类聊城市“最美青年”荣誉称号,这是他继去年获评山东省十佳自强模范之后斩获的又一项荣誉,这份荣誉为他奋发向上的人生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由于胸椎严重受损,张士峰的双腿无法正常行走。然而,张士峰没有成为社会负担,而是以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,以超前的眼光和创新意识,积极为国家节约资源、环保利废事业作贡献,用技术创新推动行业进步,靠诚信经营提升品牌发展。创业成功后,张士峰不忘初心,积极投身助残扶贫、帮难解困的社会公益事业,唱响了一曲豪迈奔放的大爱之歌。
身残志坚,诚信经营——
育出国家级“守合同重信用”企业
近日,一个好消息令菱通重工集团上下振奋不已:企业被国家工商总局评选为国家级“守合同重信用”企业,成为继蓝山集团、时风集团、高唐集团之后,高唐仅有的第4家国字号“守合同重信用”企业。这项沉甸甸的荣誉是对该企业坚持诚信经营的最好褒奖。
1997年,年仅21岁的张士峰曾因一次工伤,导致胸4、5压缩性骨折并脊髓损伤,从此双腿无法正常行走。经历了人生的巨变,在残酷的挑战面前,倔强的他没有颓废,更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。“我告诉自己,有信心,有梦想,才有希望,只要有机会拼搏,就决不能认输!”张士峰坚定地说。
张士峰忍受着身心的伤痛,一边报名律师函授考试,一边做小食品批发维持生活,并考取了自动车驾照。由于他诚信经营,童叟无欺,很快便赢得了大批客户。而且凡是和他做生意的人,几乎都不用验货,直接装车就走。
稍有积蓄以后,张士峰便开始琢磨干点儿更大的事儿。
一直以来,原始的砖瓦生产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令人痛心。为了节约资源,实现节能利废,国家鼓励发展质量轻、阻热抗震、保温吸音性能好的新型建材,因此,用粉煤灰、炉渣、建筑垃圾等生产的空心砌块、免烧砖开始受到市场的青睐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制造生产新型建材的砖机有着广阔的市场。张士峰敏锐地嗅到了商机。
梦想不可能一蹴而就,成功的道路总是布满了荆棘。对于一名残疾人而言,创业的艰辛可想而知。张士峰做足了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。他拖着行动不便的身体四处考察学习,日晒雨淋、风餐露宿、日夜兼程……经过两年多的努力,2006年,张士峰正式创建了山东菱通重工集团。自企业成立那一天起,张士峰就把诚信经营摆在首要位置。“企业无信不立,宁可自己吃点亏,受点损失,也要保证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。”张士峰说到做到。
2014年10月,非洲博茨瓦纳一家企山订购了一套全自动免烧砖机设备,并提供了设备相关参数。由于客户计算失误,设备运到后,公司技术人员在安装调试时,发现了模具数据有误差的问题。但客户为了赶工程进度,还是坚持安装生产。结果制造出的砖体,不符当地标准,客户面临高额的违约金。张士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,当即决定加班加点赶制出新的模具,发给客户,并再次委派技术人员前去非洲协助安装。十几个工人加班加点赶制,公司派专人办理通关手续,安排专车将一吨多重的模具运到港口集装箱上船。此单虽然没有盈利,但却赢得了客户的口碑。
一诺千钧,言出必行——
再难也不拖欠员工工资
“员工工资是一家人生活的保障,定期及时足额发放工资是对员工讲诚信的重要内容。” 企业成立之初,张士峰就定下了“决不拖欠员工工资”的“铁规矩”,员工的工资、供货商货款从未拖欠过一天。
十年来,每月20日,菱通重工集团的所有员工都会准时领到工资。若逢节假日,工资发放只会提前不会延后。张士峰言出必行,让所有菱通重工集团员工吃了一颗定心丸。
按时足额发放工资,看似是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,但对一家处于发展中的民营企业来说有时也很难做到。菱通重工集团定期发放工资的“铁规矩”也遭遇过严峻的挑战,但张士峰没有让他的承诺落空。
2012年春节前夕,由于建厂房、买设备占用了大量资金,菱通重工集团一时“钱紧”。1月15日,会计把工资报表送到张士峰面前,说:“明天放假了,工资和采购零件的欠款,等下个月客户打来货款再付吧,都能理解。”张士峰沉思片刻,说了句:“不能失信于人,明天就是小年了,大家也都等着钱过年。我想办法!”无奈之下,一向很少求人的张士峰,四处协调资金,甚至把自己家里的钱都拿了出来。在员工阖家欢庆新年时,他却累得睡在了车上,家里连年货都没有买。
张士峰把每位员工当亲人。不管员工谁家里有事,只要提出来,张士峰都会当作自己的事来办。每次员工家里有人住院需要去聊城或济南,无论几点,张士峰都会第一时间派人出车。哪个员工家里孩子考上大学,他都会给予慷慨资助。60多岁的老员工巩建政,虽然早就办了退休手续,但他还是舍不得离开公司。作为公司元老功臣,张士峰的承诺是:只要不离开,就不让一个人掉队。凡是想继续发挥余热的,就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,待遇不变!
热心公益,传播大爱——
热心帮助他人实现梦想
在很多人眼中,张士峰不仅仅是个身残志坚的成功创业者,还是个心怀大爱、情系困难群众的文雅正直儒商。
2010年,张士峰创建了高唐县第一家残疾人扶贫基地,吸收残疾青年进厂就业,为他们实现自身价值提供平台。
32岁的聋哑残疾人李敏,从特校毕业后,由于没有一技之长,和朋友外出打工,换了几个地方也没有正当的职业。李敏的父亲带着他试找到了张士峰。说明来意后,张士峰给李敏写了一段话:“来我这吧,我保证好好教你,帮你自强自立,成为父母的骄傲。”
走进菱通重工机械集团后,李敏从绘图学起,开始规划人生新的蓝图。大家在生活中照顾他,在工作中指导他,他很快成为了部门主力,多次获得年度“先进工作者”荣誉称号。公司不仅给他缴纳了各种保险,而且还给他发放每月3000多元的工资。现如今,李敏盖了新房娶了媳妇,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。“没有张总的帮助,就没有我今天幸福稳定的生活。跟着张总这样的人干,浑身都是劲儿。” 李敏用笔感激地写下了自己的心声。
在菱通,像李敏这样的残疾员工还有很多,肢体残疾人张晓霞、 孙化彬、刘忠良,听力残疾人王尚华……他们在公司里待遇优厚,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认同,并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了人生的价值。
参与社会公益事业,张士峰格外慷慨。杨屯镇司家洼村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男孩李鹏山、梁庄村父母离去而辍学的梁雨三姐弟……每当听说有一个孩子或是一个家庭面临困境时,张士峰都会挺身而出。他不仅给当事人送去现金,而且还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。在多次赈灾捐款活动中,他积极带领公司全体党员干部捐款捐物,踊跃奉献爱心。公益活动中的张士峰慷慨大方,而日常生活中的张士峰却节衣缩食,保持简单朴素的生活。在车间一角搭建的简陋的董事长办公室里,至今还用着十年前的办公桌椅。张士峰说: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我创业并不是为了自己过优越生活,而是要帮助更多的人实现梦想。”